365足球_微软365免费永久激活码_365bet备用线路
来源:四川省乡村振兴局 发布时间:2021-09-14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接受省政府网站专访文字实录
主持人:
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欢迎参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乡村振兴是全面振兴,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统筹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了让广大网友深入了解当前我省相关工作开展情况,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同志,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主题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同时,今天的访谈将联合新华网、四川观察、川观新闻、四川发布、封面新闻、四川iptv熊猫新闻频道等平台同步直播,也欢迎大家在收看访谈的过程当中积极提出您的问题。最后,我们也将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回答网友们集中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首先,请钟局长给我们广大网友打个招呼吧。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我是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钟志荣,今天在这里主要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相关工作,和网友关心的问题与大家进行互动交流。谢谢!
主持人:
中央明确,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今年年初,中央有关文件明确设立5年过渡期。对此,我们应该怎么理解?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等重要会议上,就设立5年过渡期进行强调,指出“对脱贫县要扶上马送一程,设立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以及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此也作出了明确部署。我认为,理解“5年过渡期”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第一,要把握5年过渡期的核心内涵。不审天下之势,难应天下之务。党中央决定设立5年过渡期,是在充分调研、准确评估、立足实际的基础上,通过科学严谨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提出的。“5年”,具体指的是2021到2025年,刚好与“十四五”规划的时间重合,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奋斗的第一个五年,在中国迈向全面现代化历程中,居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位置。“过渡期”,顾名思义,是指事情或事物从一个阶段逐步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的时期,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我们要做的工作主要是两个阶段的衔接和转型。具体讲,就是推动“三农”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第二,要把握5年过渡期的现实意义。打赢脱贫攻坚战,极大地缩小了脱贫地区和发达地区在各个维度上的差距,补齐了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短板。这在客观上形成了脱贫地区与其他地区农村实现同步发展的基础,但是从贫困发生的客观规律而言,消除农村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了返贫致贫的风险。以四川为例,我们相当一部分脱贫地区脱贫基础还不牢、自我发展能力还很弱、产业发展刚刚起步,部分脱贫户收入来源单一且不够稳定,脱贫人口中年收入不足6000元的占脱贫人口总数的13.4%,巩固成果任务可以说十分艰巨。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要把这些地区和群众“扶上马”,还需要“送一程”。
第三,要把握5年过渡期的战略考量。脱贫攻坚的目的是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农村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解决的是绝对贫困问题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意义在于在标本不能兼顾的特殊时期,用“治标”的办法为“治本”赢得时间;乡村振兴的目的则是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解决的是发展振兴的问题,要彻彻底底地“治本”。两项工作是实现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两个不同阶段,目标任务不同,工作方式方法也存在差异,需要通过有效衔接来实现平稳过渡。这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段时间持续的努力才能完成。要实现有效衔接,前提是“巩固”,手段是“拓展”,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要求。
综上,我觉得,设立过渡期是党中央深刻分析当前农村地区特别是脱贫地区发展形势,实现从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平稳转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重大部署,它为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留出了重要的窗口期和机遇期。
主持人:
就四川而言,这5年的过渡期,我们具体怎么做?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这个问题,省委彭清华书记6月11日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议上提出了明确要求,清华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党中央关于5年过渡期的部署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在此之前,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结合四川实际,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全省《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并于8月6日对外公开发布,明确了四个方面21项重点工作任务,这是我省今后5年过渡期推进有效衔接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文件的内容很丰富,概括起来讲,过渡期内全省有效衔接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具体工作推进中,重点抓实5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设置一条“预警线”。重点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等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进行定期监测,如有返贫致贫风险及时进行帮扶。同时,瞄准“两不愁三保障”,进一步提升教育、农村医疗、基本住房安全、农村供水等保障水平。继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
二是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夯实一条“保障线”。重点是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以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为基础,加强对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低保家庭收入财产认定方法、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完善养老保障、儿童关爱和残疾人帮扶服务。
三是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打造一条“成长线”。重点是加大对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帮扶力度;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的工作指导,按照“缺啥补啥”原则,补齐重点帮扶村发展短板;发展壮大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村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推动脱贫地区新业态融合发展;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等。
四是汇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强大合力,连起一条“帮扶线”。重点是继续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完善省内对口帮扶机制,实施新一轮省内对口帮扶;完善定点帮扶机制,主动衔接有关中央定点帮扶单位做好服务工作,优化省直部门定点帮扶;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组织开展“万企兴万村”等行动,集中各方力量支持做好有效衔接。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打出一套保障“组合拳”。做好领导体制衔接,认真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乡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执行有力的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建立统一高效的议事协调工作机制。做好帮扶政策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过渡期内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加强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政策衔接。做好工作体系衔接,及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在工作力量、组织保障、规划实施、项目建设、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有机结合。做好规划实施和项目建设衔接,将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将脱贫地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重大工程项目纳入“十四五”相关规划。做好考核机制衔接,脱贫地区开展乡村振兴考核时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范围;做好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
主持人:
省乡村振兴局作为统筹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主责部门,今年3月以来具体抓了哪些工作?下一步有哪些重点工作?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今年3月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农”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决策部署,各项工作推进平稳有序、开局良好、符合预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衔接政策体系加快建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及时跟踪国家及有关部委政策出台情况,强化省情研究,主动协调省直行业部门加快制定配套政策,着力构建全省有效衔接“1+N”政策体系。目前,省委、省政府已经出台有效衔接实施意见,相关行业部门配套出台衔接资金管理办法、特色产业发展实施意见、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实施意见等“1+N”政策24个。
第二,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有序有效。制定出台我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试行)》。全省各地组织力量,两次对农村居民开展了防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收集风险线索43万余条,新认定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监测对象0.95万户3.18万人。目前,全省监测对象累计达8.7万户28.9万人,其中,现已经消除风险7.6万户25万人,正在实施帮扶1.1万户3.9万人,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第三,重点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一是脱贫地区群众持续增收。全省培育认定新型经营主体3.65万个,扶贫产品销售额51.9亿元,带动54.2万户脱贫户持续增收。全省脱贫人口务工224.45万人,较去年底高1.7个百分点。二是重点帮扶县工作有序推进。确定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25个,正在加紧制定财政、金融、土地、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集中支持政策。同时,指导各市(州)确定重点帮扶村3060个,即将印发《指导意见》。三是易地搬迁后续扶持稳步实施。全面完成36.39万套搬迁安置住房不动产登记,实现“应登尽登”。凉山扎实推进“彝路相伴”“牵手伴行”行动,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社区治理新模式。四是资金项目资产严格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规范项目资产管理,总体摸清扶贫项目资产底数,正在开展确权登记和管护责任落实工作。此外,积极参与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具体工作,取得新成效。
第四,东西部协作和帮扶力量总体到位。一是深化东西部协作。清华书记、黄强省长亲自率领四川省党政代表团赴浙江省、广东省考察,签署粤川、浙川合作《框架协议》。浙江省11个市62个县结对帮扶四川省12个市68个县,155名浙江省选派帮扶干部全部到岗,2021年到位财政帮扶资金33亿元。二是强化省内帮扶。及时制定出台定点帮扶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方案,全面落实343个省直部门(单位)定点帮扶68个脱贫县,省内较发达的12个市和35个县对口帮扶5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是优化驻村帮扶。新一轮3.5万余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00人以上的317个易地搬迁安置点帮扶队员总体到位。大力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引导民营企业深度参与帮扶。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抓好三个方面9项具体工作。简单来说,就是“一三五”。
“一”是着眼政策有机衔接,形成“一套政策体系”。加大政策统筹力度,协调省直有关部门抓紧出台剩余的10余个配套政策,尽快构建起我省完善配套的“1+N”有效衔接政策体系。
“三”是着眼日常工作落实,完善“三大工作机制”。一是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常态梳理返贫致贫风险变量,逐项提出预警指标,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分类实施精准帮扶,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加大下沉指导力度,鼓励各地创新监测帮扶方法,指导彝区、涉藏地区探索出切实管用的全覆盖监测排查手段。二是完善考评工作机制。出台《四川省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办法》,并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专项考核。三是强化定期调度机制。对防返贫监测帮扶、稳岗就业、资金项目进度、重点帮扶县推进等重要工作,每月定期调度,研究解决问题,持续压紧压实各级责任,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五”是着眼工作统筹推进,抓实“五项重点任务”。一是抓好重点帮扶县的集中支持。建立省领导同志联系重点帮扶县制度。出台我省支持重点帮扶县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省级规划编制技术指导组,推动50个重点帮扶县加快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二是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健全完善集中安置区后续配套建设,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增收产业,落实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加强安置区社区治理和关爱服务。有序推进全省易地搬迁脱贫村掉边掉角农户搬迁工作。三是抓好东西部协作和帮扶工作。编制完成《东西部协作“十四五”帮扶规划》,出台《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办法》。举办四川脱贫地区优质农产品浙江行产销对接活动,组织参加2021年浙江省农业博览会四川农特产品展销活动。扎实推进省内对口帮扶、定点帮扶、驻村帮扶、“万企兴万村”行动,凝聚帮扶合力。四是抓好资金项目资产管理。对部分县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和对应项目开展专项检查,组织开展2021年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出台我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意见》,形成《全省扶贫项目资产概览》。五是抓好就业产业增收。督促指导各地首先保就业稳就业,加强技能培训、岗位对接,落实稳岗就业措施,确保每个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有1人稳定就业;支持脱贫地区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大消费帮扶,确保农民分享更多产业增值收益。
主持人:
谢谢钟局给我们详细介绍了重点工作计划和部署。现阶段,我们也知道,防返贫工作依然是一个头等大事,省乡村振兴局将如何做好防止返贫的动态监测及帮扶工作?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专门研究制定了《四川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办法(试行)》。重点从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是“早发现”。一是合理确定监测范围,以家庭年人均纯收入6000元,也就是脱贫攻坚期内国家扶贫标准的1.5倍作为2021年监测范围。二是调整完善“从上到下、自下而上”的双向监测机制,优化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摸排、部门筛选预警等方法,摸清监测对象的生活水平和主要困难,建立细化台账。三是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强化各行业部门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及早筛查、预警、发现掌握因意外因素导致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情况。
其次是“早干预”。一是找准风险变量。就是综合考虑地质灾害、新冠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市场因素影响等要素,确定可能导致规模性返贫的风险点,统筹考虑因病因残导致丧失劳动力、家庭收支出现重大变化等重要因素,并结合地区差异分类确定风险点。比如大小凉山彝区在监测共性风险点的基础上,还要重点防范集中安置点搬迁人口稳不住、适龄儿童失辍学反弹及禁毒防艾等。二是定期监测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等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三是重点关注大病重病和负担较重的慢性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失能老人等重点人群,一旦发现致贫返贫风险线索,及时介入,采取预防性措施。
最后是“早帮扶”。一是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分层分类开展精准帮扶。风险单一的,实施单项措施,防止陷入福利陷阱;风险复杂多样的,因户施策落实综合性帮扶。比如,由于地质灾害造成产业受损的监测对象,就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补充产业帮扶措施,短期内可搭配外出务工等就业帮扶措施。二是建立监测对象退出机制,对家庭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的,认定“风险消除”。三是强化定期走访,对已消除风险的对象,消除风险半年后进行一次回访,若出现新的返贫致贫风险,及时按程序纳入监测对象。
主持人:
最近,四川对外公布了全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名单,为什么要确定重点帮扶县?支持重点帮扶县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支持重点帮扶县?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确定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并给予集中支持,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根据中央部署,我省在全面综合衡量的基础上,推荐确定了25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并结合省情实际确定了25个省级重点帮扶县,共同组成了我省有效衔接工作的重点区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方向。这项工作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首先,为什么要确定重点帮扶县。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后,我省部分脱贫地区特别是原深度贫困县,自然条件差,历史欠账多,自然发展能力弱,仍然是全省区域发展中的突出短板。这些地区脱贫人口的规模大、占比高,意味着防止返贫的任务很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产业发展起步晚、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销售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明显,意味着持续发展的基础比较弱;绝大部分集中在三州,集地质灾害高发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于一体,各种社会问题交织,意味着有效衔接工作难度很大。如果不对这些区域予以集中支持,就很难实现中央和省委既定的目标任务,甚至还会受到贫困问题的反噬。
其次,支持重点帮扶县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国家乡村振兴局等12个部门印发的《关于支持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重点帮扶县的目标任务是,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尽快补齐区域性发展短板,确保重点帮扶县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不掉队,为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这项目标一方面突出了发展导向,要让重点帮扶县的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能与省域内其他县一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另一方面明确了时限要求,要在5年过渡期内完成,不能到过渡期结束了重点帮扶县的发展水平仍然明显落后于其他县。
再次,如何支持重点帮扶县。支持这些重点区域的举措中央、省委已有明确的工作方向。综合来讲,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有效衔接有关意见精神,坚持以乡村振兴为统揽,用乡村振兴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重从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巩固拓展好脱贫攻坚成果。继续在支持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方面下功夫出成效。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快发展产业,着力促进就业。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落实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好困难群众兜底保障。二是着力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做大做强帮扶产业,真正打造成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的产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加快完善县城和中心镇功能,着重发展带动就业增收能力强的产业。建立与发达地区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主动学习先进理念,想方设法引进企业,积极开拓市场,抓好劳务输出。三是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加快推动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探索建立适合县域人才特点的使用机制,推动形成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四是全面加强支持保障。省级出台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等方面支持政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和省内对口帮扶不断加大倾斜力度,形成支持重点帮扶县的强大合力。
在此基础上,按照彭清华书记的指示要求,我们将帮扶区域进一步下沉,指导市县两级确定了30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这些村将与重点帮扶县同谋划、同部署、同推进,按照“缺啥补啥”原则,抓紧补齐发展短板并进行定期监测评估,实现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主持人:
谢谢钟局长的介绍。今年访谈也是得到很多网友的关心和关注的,刚才,我们从后台也提取了一些大家比较关心和关注的问题,现在进行统一的解答。
“河田田”: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有没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谢谢河田田网友。对纳入监测对象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突发严重困难户,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制定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他们的真实意愿、自身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针对性强的帮扶措施并切实落实。目前,根据监测对象因病、因学、因安全住房、因安全饮水、因残、因自然灾害、因意外事故、因产业项目失败、因务工就业不稳或失业、缺劳动力、其他原因等11种返贫致贫风险类型,我们共制定了产业帮扶、就业帮扶、金融帮扶、公益性岗位帮扶、住房安全保障、饮水安全保障、健康帮扶、义务教育保障、教育帮扶、综合保障、社会帮扶、搬迁、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14类帮扶措施。比如,对因学纳入监测对象的,采取落实义务教育保障措施,以及“雨露计划”、助学贷款等教育帮扶措施,消除风险;对因病纳入监测对象的,主要采取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大病救助、慢病签约服务、先诊疗后付费、医疗费用控制等健康帮扶措施,消除风险。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帮扶,及时消除监测对象的返贫致贫风险。
“木子李”:如何吸引优秀人才到乡到村创业发展?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谢谢木子李网友。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决策部署,充分发挥人才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关键作用,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省委组织部等7部门专门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部署了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连续5年从人才招引、定向培养、在职培训、人才援助、人才激励等方面支持各类人才扎根乡村、服务乡村、振兴乡村,其中专门对吸引人才到乡村创业发展提出了支持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企业聚才主体作用。支持各地将推动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致富等方面具有较强示范带动能力的重点企业,纳入本地人才计划和赴外招才引智重点支持对象。
二是培养壮大产业人才队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每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万名以上,加快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力军作用。采取省市县联动培养、分级施训的方式,每年培训基层农林水专业人才、农产品加工人才、乡村电商人才和文旅人才2.2万名,推动乡村振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鼓励返乡下乡创业服务。实施农村致富带头人扶持计划,每年遴选500名在技术推广、市场发展、产业融合、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政策整合扶持、优质资源倾斜等支持。每年遴选2000名懂技术、有市场经营理念、有创业意愿的返乡农民工作为返乡创业明星进行培养,给予创业培训、技术指导、财政补助等政策扶持。实施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培训行动,建立“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库”,每年遴选200名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评选一批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示范项目。
“海螺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没有评估标准?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谢谢海螺屋网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明确指出,“党中央决定,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压紧压实各级党委和政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央、省委有关文件也专门对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作了安排部署。目前,中央有关后评估的具体办法正在研究制定中。我省根据掌握和调研的相关情况也正在主动谋划、靠前思考。关于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主要内容,从国家2021年考核评估工作会议要求来看,我认为,主要是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和巩固成效四个方面。
一是责任落实是否到位。主要评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持续压紧压实情况,重点关注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部门责任、帮扶责任和监管责任等落实情况。领导体制、工作体系、政策举措等有效衔接等责任落实情况。
二是政策落实是否到位。主要评估过渡期主要政策保持总体稳定情况,重点关注“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产业、就业、兜底保障等政策调整优化和有效衔接情况。国家和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政策落实等。
三是工作落实是否到位。主要评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接续推进情况,重点关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稳岗就业,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易地搬迁后续扶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资产管理,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使用管理等。
四是巩固成效是否符合预期。主要评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脱贫人口和防止返贫监测户收入支出变化、认可度等巩固脱贫成果情况等,重点关注因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的问题和风险,脱贫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社会发展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持续改善等。
“灰灰”:怎样拓展农民的就业增收空间?
四川省乡村振兴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钟志荣:
农民群众的情况千差万别,只言片语难以言尽。这里,我主要聚焦脱贫人口来谈谈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帮助脱贫人口拓展就业增收空间,着重在“四个渠道”上下功夫。
一是拓展省外务工渠道。创新开展春节前后农民工服务保障“十送”系列活动,对不回川过年的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送温暖、送政策、送服务;继续发挥好东西部劳务协作在稳岗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为农民工提供“点对点”“一站式”直达运输服务,持续扩大脱贫人口省外务工规模。
二是拓展省内务工渠道。举办“天府情缘、春风送岗”农民工网络专场招聘会,对脱贫人口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推荐和就业需求对接;尤其是用好各类产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各类市场主体等用工需求,扩大脱贫人口省内务工规模。
三是拓展就近务工渠道。用好涉农项目以工代赈方式,继续实施就业帮扶各项奖补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园区企业、就业车间(基地)等优先吸纳脱贫人口就近务工。
四是拓展兜底安置就业渠道。加大统筹力度,继续开发城乡基层公共服务、“三农”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生态治理、疫情防控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外出务工确实有困难的、半劳、弱劳等脱贫人口就地就业。
主持人:
非常感谢今天钟局做客我们的直播间,详细介绍了省乡村振兴局在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今后5年过渡期所要实施的一系列措施,我们也注意到乡村振兴局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要做的工作还是非常多的。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广大农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当中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特别感谢大家对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的关注,下期节目再会!